1.急急!!!关于韶关丹霞山自助游!

2.广东旅游必去十大景点是哪些?

3.仁化县的资源

4.仁化县御景阁会拆迁吗

急急!!!关于韶关丹霞山自助游!

仁化租房价格-仁化哪里有房子出租

1、火车票大概38,两个钟左右

2、最好在学校附近,比较便宜,韶大(从火车站坐7路公交可到达)附近貌似有间宾馆,貌似挺高级!!还有一条商业街,哪里宾馆环境一般,价格相对便宜!!还有哪里,吃饭很方便!!

市区也有一些价格相对适合的宾馆,不过要注意安全!!!

3、建议一早到,从火车站出来就直接坐公交(问一下就可以了)或者打的(20元吧)过去!南华寺门票20,学生没优惠!!然后可以吃完中午饭就去丹霞,(约一个多小时车程)

4、韶关天气很是变态,一般都在10度以下,4、5度也在正常范围,而且最近天气不好,不定时下雨,建议不要露营!!山脚有宾馆,价格,卫生还可以!吃饭就有点贵,而且有些店的菜式不咋地,味道也一般!!

5、一般票价120,学生半价(60),个人不清楚元旦有没有优惠,不过根据经验推测,应该跟平时一样!!

6、建议能在早上晃完南华寺,下午就直接到丹霞,然后一个下午就可以去走完阳元山,第二天就去阴元石那边(不搭缆车的话基本要走足一天)如果从南华寺出来比较晚,建议去步行街晃晃,然后在住一晚再去丹霞,步行街有些小吃还是蛮不错的,风采楼也可以顺便去看看,顺便储储粮!!还有如果想了解韶关全貌,可以搭环城线,2块绕完韶关市区,最后停回火车站!!!还有,韶关天气真的很冷,要多带件厚的衣服以防天气突变,还有去之前最后留意一下天气,因为丹霞还是比较难爬的,如果下雨的话,会爬的比较辛苦,要注意安全!!!韶关还有一些地方不错,如果不去丹霞的话建议可以去看看,不怕辣的可以去南雄吃小吃,最近温泉有优惠,也可以去看看

广东旅游必去十大景点是哪些?

广东旅游必去十大景点是双月湾、罗浮山、南沙湿地公园、故里旅游区、西樵山、南昆山国家森林公园、大亚湾、凌霄岩、连州地下河、雁南飞茶田度假村。

1、双月湾

双月湾位于惠州市惠东县港口滨海旅游度假区,双月湾共分两湾,由大亚湾和虹海湾相邻的两个半月形组成,整个海湾从空中俯瞰好像两轮背对的新月,故名双月湾。不可错过的地方是双月湾观景台。登顶后景色令人眼前一亮,小镇、渔船和远方的海岛历历在目,双月湾的日落尤为壮观,夕阳从海平线落下,把海天染成一片橙色。

2、罗浮山

罗浮山又名东樵山,是我国十大名山之一,又是我国道教名山,道教称它为第七洞天,第三十二福地。素有“岭南第一山”之称。罗浮山处在北回归线上,最高峰海拔1296米。由于雨量充沛,山上植物茂密,并且生长着上千种草本药物和水果,引得东晋著名药物学家葛洪曾在此炼丹修道。飞瀑名泉和洞天奇景是罗浮山的两大法宝,朱明洞、黄龙观和华首台三大景区飞瀑叠交。

3、南沙湿地公园

南沙湿地公园位于广州市最南端,地处珠江出海口西岸的南沙区万顷沙镇十八涌与十九涌之间,总面积约10000亩,是广州市最大的湿地公园,是候鸟迁徙的重要停息地之一,也是夏季观赏荷花荷叶的好去处。夏日来临,大家可以与三五亲朋一起漫步绿荫道,欣赏园内的海景长廊;或者租上一辆自行车,悠闲骑行,在天然氧吧中整理身心;或是乘船荡入水边的红树林,也别有一番乐趣。

4、故里旅游区

故居纪念馆在广东中山市南朗镇翠亨村翠亨大道93号,对面有停车场和好几家餐厅。1986年,纪念馆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13日,故居由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8年,故居纪念馆被评定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2016年,故居纪念馆被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评为AAAAA级景区,成为广东省第十二个5A级景区。

扩展资料

旅行注意事项

旅行注意事项

严禁携带非环保香、烟花鞭炮和进入中心景区和大庙,大庙及周边、古镇四街禁止燃放烟花鞭炮,严禁携带拜香入殿,不烧“回头香”,违者一律予以收缴,对不听劝阻者依法处罚。

登山的游客请提前关注气象信息,做好防雨、防风、防寒等安全防护,并自觉爱护景区设施。不携带。主动申报应纳税物品,遵守检验检疫、金融管制相关政策。不随意为他人托带物品,谨防被利用携带或贩运毒品及其它。

仁化县的资源

2014年仁化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6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同比增长16.1%和23.2%,从2012年起,仁化县GDP和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均实现“三年三突破”(即GDP分别突破70亿、80亿、90亿大关,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别突破4亿、5亿、6亿大关)。全县人均GDP为4.67万元,成为我市首个人均GDP率先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县(市)。根据《2014广东县域经济综合发展力研究报告》,仁化县位居全省28个县(市)经济综合发展力第三名。

2013年仁化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表现为:一是指标数据稳步增长。全县完成生产总值86亿元,比上年增长12%。完成工业增加值35.7亿元,比上年增长15.3%。二是发展质量明显提升。全县三次产业比例由2012年的19.5:47.6:32.9调整为19.2:47.1:33.7,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全县人均GDP为42088元,比上年增长11.5%。全县新增“三上”企业46家,全年引进境内项目6宗,实际利用外资1400万美元;引进境内项目19宗,实际利用外地资金3.1亿元。全县争取上级项目到位资金4576.8万元。三是民生保障全面加强。全县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1.9亿元,比上年增长20.6%;其中用于社会保障、教育卫生、农业基础设施等民生保障类支出8.3亿元,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69.75%。全县建成廉租房98套、公租房56套,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300套。四是荣誉奖项收获颇丰;五是“四区”建设进程加快 。 仁化是传统农业的小县,农业以种植业为主。改革开放前,仁化农业重点是发展粮食生产。

1978年全县水稻面积高达248089亩,总产51956.5吨,花生仅有1028亩,总产763.5吨,农业总产值2931万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114元。

改革开放后,县委、县政府在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指引下,冲破左的条条框框的束缚,改革农村经济体制,落实党对农村的各项政策,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1982年,是全县实行家庭承包制的第一年,农户生产积极性高涨,全县粮食喜获大丰收,总产达68335吨,比上一年增产13204吨,增产23.95%,是解放33年来增产数量最大的一年。

到1984年,全县稻谷生产一跃成为74654吨,花生1371吨,水产品1359吨,生猪71944头,比承包前的1981年分别增长36.5%、93.9%、347%和42.6%。

1985年在省、市、山区工作会议精神鼓舞和推动下,仁化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治山致富”方针和“十年绿化广东大地”的决定,在“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大搞农业开发的思想指导下,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全县掀起了大抓粮、油、桑,大抓造林种果的新高潮。全县在大抓生产布局调整的同时,大力开展以科技进步为中心的群众创“三高”活动,促进了粮、油、桑的发展。

1989年稻谷播种面积比1984年调减了12242亩,总产仍增6813吨,花生面积扩大了7738亩,总产达3009吨,蚕桑发展4000多亩。

到1990年,全县涌现了一大批水稻“创高”典型,14个管理区实现年亩产超900千克,38个村年亩产超过1吨,仁化连续五年被评为省、市粮食“创高”活动先进单位。董塘镇新连管理区加昌村,在农科部门的帮助下,采用地膜覆盖种花生新技术,创造了平均亩产307千克的好成绩,为全县发展花生生产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全县花生面积增大,亩产从1984年的109千克提高到1989年的148千克。与此同时,县委、县政府还动员了全社会的力量,实行分工包干,层层抓点,大抓造林种果。不到五年时间,全县基本消灭了荒山,种果9403亩,全县乡镇办、村办和联户办林果场176个,家庭“小五园”遍及全县各乡村。

1990年后,仁化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发展“三高”农业作为加快全县农村经济建设的主要途径来抓,“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布局,优化产业结构,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加强社会化服务”,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到1995年,仁化农业实现了四个新突破:①粮食生产有新突破。为了扩大经济作物,增加收入,粮食面积一减再减。1995年水稻面积只有190199亩,但总产仍有81637吨,而亩产却突破430千克(跨纲要),总产比1989年还增170吨,亩产却增58.5千克。②花生、蔬菜、茶叶、水果等经济作物有新突破。

1989年,花生面积20334亩,总产3009吨,茶叶8061亩,总产65吨,果树13966亩,总产532吨,蔬菜12748亩。

到1995年,花生面积增至38975亩,总产7600吨,茶叶增至15519亩,总产455吨,果树13034亩,总产4558吨,蔬菜面积增至44000亩,总产57200吨。“仁化银毫”(白毛茶)1994年荣获省名茶金奖和“全国林业名特新产品博览会金奖”。③养殖业有新突破。

1995年全县生猪饲养量164578头,三鸟185万只,水产品4348吨,比1989年分别增52289头、100万只、2027吨。其中水产品发展尤为突出,排在全省47个山区县的第一位,人均食鱼占有量超过13.7千克。④乡镇企业有新突破。

1995年全县乡镇企业达10601家,从业人数达26755人,比1990年分别增长85.5%和50.9%,营业总收入达11.58亿元,利润达11081万元,比1990年分别增长5.5倍和3.1倍。

1997年起,仁化县依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要求,进行以改造中低产田,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宗旨的农业综合开发,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到2000年,全县初步建立了五条具有规模的区域化农业经济带。一是红山、城口镇区域的白毛茶经济带;二是长江、扶溪、闻韶、红山、城口镇区域纸材、松香、毛竹生产经济带;三是石塘、董塘、仁化、丹霞镇区域的优质谷、花生、蔬菜生产经济带;四是仁化镇、麻塘农场区域的畜、禽、鱼生产养殖经济带;五是丹霞、仁化镇区域的水果生产经济带。同时还培植和建立了一大批的林场专业村、专业户和高产值田。

2000年,全县粮食总产69079吨,亩产430千克;花生、蔬菜、茶叶、水果总产分别为16166吨、141197吨、586吨、6106吨;畜禽鱼总产18062吨;森林覆盖率78.8%;拥有农机总动力67878千瓦,百亩耕地占有农机动力47.6千瓦。全县农业总产值64360万元,乡镇企业完成总产值21.1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64元。1999年9月,经省农村小康达标验收组验收,仁化县被省人民政府确定为“农村小康达标县”,成为韶关市第一批小康达标县之一。 仁化是个山区小县,1979年以前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工业企业不多,工业发展缓慢。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执行“调整、改革、开放、搞活、提高”的方针和《关于加快工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即工业30条),大大加快了工业发展的步伐。

1979年至1985年先后投资1.2513亿元,兴办了汽车修理厂、进口汽车维修中心、综合化工厂、冶金厂、工艺厂等一批新企业,同时通过引进技术和资金,对县属老企业进行改造和扩建,开发了一批出口产品和新产品。1985年全县工业总产值(按当年价)达到6553万元,生产初具规模。工农业生产的比重也实现了调头,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产值的53.2%。

“七五”计划期间,县一方面对工业企业进行整顿、调整,改革不合理的管理机制,另一方面又给企业松绑放权,从生产计划、经营管理、工资分配、用人用工等方面扩大了企业自主权。同时推行各种形式经济承包责任制,企业活力得到加强,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县属预算内工业企业从1984年连续五年无亏损,受到省人民政府的表彰和奖励。

1988年县二轻制衣厂成为年创汇100万美元企业,被国家轻工部授予“全国轻工业出口创汇先进企业”称号。

1989年初,晋升为全县第一家省级先进企业。工业企业的稳步发展为企业积累了资金,培训了人才。

“八五”计划期间,县提出了“工业兴县”的战略部署。

1990年至1995年县通过制订一系列投资优惠政策和办法招商引资,采取合作、合资、独资等多种形式,5年累计投资四亿多元(其中引资一亿多元),先后建成铅锌选矿厂、群乐塑料厂、华光粉末塑料厂和水泥二、三厂、白水泥厂、纸袋厂、霞山天利表业有限公司、硫酸厂(1995年与凡口矿联营,投资1.1亿元,生产电解锌和硫酸,改名金狮冶化公司)、丹霞缫丝厂等十几家企业。这些企业多为年初动工年底即可试产,被誉为“仁化速度”而在全韶关市推介。这期间工业生产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1995年全县镇以上工业总产值(当年价)达到28759万元。

“九五”计划期间,县政府加强对工业招商引资的领导,增强引资力度,引进外资2.5亿元,建成丰宾电子有限公司、宏源电子有限公司、铝箔化成厂、锌星化工厂、仁化刨花板有限公司、龙发塑料有限公司等,铝箔年生产能力达到2000吨,刨花板年生产能力达到1.5万立方米,塑料管件年生产能力1000吨。同时进行了金狮冶化公司电解锌的二期、三期工程的技术改造,使电解锌的系列产品和硫酸系列产品产量提高了一倍,2000年产量分别达到16027吨和20399吨。这些新企业的建成投产,进一步优化了全县工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成为工业持续发展的增长点。

2000年全县工业总产值87810万元。

1997年下半年开始,由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以及经济环境的变化,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大部分缺乏规模和实力的国有和集体企业经营艰难,生产徘徊不前,经济效益滑坡,连年出现严重亏损。为谋求出路,县政府陆续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租赁、转让、拍卖、重组、兼并或组建股份制企业。对一些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转产无望、符合国家《破产法》的企业进行破产清理。

至2000年底,县属国有、集体工业企业80%已由个人租赁经营或拍卖,有的则停产。丹霞缫丝厂、群乐铅锌选矿厂、群乐塑料厂、麻塘煤矿等几家企业先后破产。停办和破产企业员工安置则采取按员工参加工作年限,每人一次性发放一定金额(根据各个企业具体情况和能力而定,一般每年不低于500元)作为补偿,买断员工工龄。

仁化县御景阁会拆迁吗

仁化县御景阁不会拆迁。根据查询仁化县人民政府出的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显示,报告指出,城乡建设实现新提升,建成了98套廉租房和56套公租房。丹霞新城、御景阁等房地产开发项目加快建设。董塘骏凯轩等镇级房地产开发项目顺利推进。编制了5个镇、10个名村、25个示范村规划。黄屋新村已建成71栋142套住房。御景阁正在建设中,是不会被拆迁的。仁化县,广东省韶关市辖县,地处南岭山脉南麓,广东省北部,位于东经113°30′-114°02′,北纬24°56′-25°27′,县境东西长47.3千米,南北宽44千米,总面积2223平方千米,其中山地70%,丘陵20%,小平原10%。辖1个街道、10个镇、125个村(居),县人民政府驻丹霞街道。